十五年前的夏天,首届海峡两岸少儿美术大展在厦门市美术馆启动,开启以艺术连接两岸的新篇章。
十五年来,大展往返16座城市,举办80余场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巡展,吸引31个省区市和台港澳地区的小画家,征集作品近30万件,累计参观人次超百万??
2024的盛夏,带着积聚了十五年的能量,第十五届大展重回梦开始的地方,与两岸嘉宾、师生共贺大展十五周年!
厦门巡展季开幕
两岸携手,一起飞翔!
8月23日下午,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少儿美术大展厦门巡展季在厦门市美术馆盛大开幕。各部门领导、两岸嘉宾、师生齐聚厦门,共贺大展十五周年!
朱清(福建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台湾工作委员会原副主任):作为历经15个春秋的见证者,15年来大展以艺术创作和爱心为纽带,在两岸少年儿童中培育中华历史根脉的认知共识、增进“一家亲”的心灵契合,对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建祖国美好家园起到积极作用,并对影响中华民族复兴的当下和未来具有基础性意义。祝海峡两岸少儿美术大展不断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黄秋儒(台湾中华日报副社长):受大展邀请,我第一次来到厦门,我的祖籍也在闽南。我们曾组织大展在台北、台南展出,很多学校的学生都前来观展,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让两岸青少年通过绘画主题相互了解、彼此交心,见证了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的青少年在艺术交流之中共同成长。透过这种最纯真的交流,大家敞开心胸地接触,能让两岸交流产生更好的结果。
王彦岩(高雄市儿童美术教育学会理事长):这几年有此荣幸参与大展,每年邀请得奖作品到高雄展出,看到许多孩子来自不同区域,用不同的视角观看自己的生活,也用不同的方法说他们的故事,展出时都收到满满的回响,是非常美好友善的回忆。大展不仅增进了两岸间的交流理解,还构筑了许多两岸友谊,维系了两岸之间艺术交流的心,是一个非常可贵的经验。希望大展能再办10年、50年、100年!
沈萍(湖里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文化,润物无声,却具有最震撼人心的力量,每一幅童心画,每一位小小艺术家,都是一颗颗种子,都蕴藏着两岸同胞手牵手,心连心,在“一起”的殷殷期望,相信已经15岁的海峡两岸少儿美术大展能够让这颗团结美好的种子在两岸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不断赓续延展中华文脉,续写两岸融合发展湖里篇章!
周樱(海峡两岸少儿美术大展策展人、云扬天际创办人):大展每一年有不同的主题,有不同的孩子加入,15年很多孩子已经长成了青年;这是成千上万的孩子共同加入的“一起”,是岁月的“一起”,是最广泛地域的“一起”;我们期待有一个理想的世界,一个更美好的世界,需要我们一起去推动开创。
厦门双展,精彩加倍
本届大展以“一起”为主题,厦门双展共展出1000余组海峡两岸及港澳、马来西亚华人地区的青少年作品,规模创历届展览之最。
《羌戈大战》《草原转场》《杀年猪》羌、藏文化特色的作品,来自“蒲公英行动”推选的四川省阿坝州理县杂谷脑营盘小学。
为大展十五周年特别纪念,观众还可在现场看到130余幅往届大展的精选作品,一起回望两岸孩子们互相交流、共同成长的时光印记。
展出厦门本地学生作品200余幅
本次厦门展不仅展出台湾自由飞羽摄影师郭伟如作品《宝岛飞羽》,回顾展出大陆雕塑家朱成作品《水的味道》,更特别邀请展出大陆艺术家邱志军作品《戏韵》《忘不了的乡愁》。艺术家们以不同形式的作品,与两岸孩子们进行跨时空的艺术对话。
湖里区分展已同期在中国好书画产业园开展,双展展期至9月1日,在暑期尾声,为观众带来双倍精彩的艺术盛宴。
现场一起动动手
展览期间,厦门金安教育集团(金安校区)、厦门市高殿中心小学和不二轩美墨书画空间配套举办非遗手作互动活动,小观众们在观展之余,体验扎染、剪纸、结绳、团扇等项目,现场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
媒体报道
本次展览得到两岸众多主流媒体的关注报道,感谢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东南卫视、海峡卫视、厦门卫视、东南网、厦门网、中国经济网、厦门综合广播、福建日报、厦门日报、厦门晚报、海峡导报、海西晨报以及台湾中华日报、台湾好报等多平台媒体采访报道,感谢中评社、中通社、学习强国、百度、腾讯、网易、新浪、搜狐、凤凰网、今日头条、中国台湾网、北青网、海峡网、台海网等各大媒体平台的转发传播。
两岸媒体伙伴的关注与认可,不仅让两岸更多朋友看到大展的精彩画面,了解大展的故事与意义,也是大展继续前行的动力,再次感谢!